(读《吕》札记32下——)
读《吕氏春秋明理》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周注:
苍衣赤首:青黑衣衫赤色头巾。
天衡:云气名。高诱注:“云气形状如物之形也。”
悬旍(jīng):悬挂的旌旗(《广韵》:旍,“同‘旌’”)。
云旖:云气名。旖,旖旎——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
滑马:一种古人以为不祥的云气名。高诱注:滑马,“《五行传》为马妖也。”魏茂林《骈雅训纂·释天》:“滑马,妖云也。”
植华:应为“植雚”。“雚”字因形近而讹作“萑”,“萑”字又讹作“华/華”。据《集释》转述孙人和说,云:“‘华/華’当
蚩尤之旗:一种彗星。《天官书》:“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象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孟康注:蚩尤之旗,“荧惑之精也。”
斗(鬥)蚀:两星体相斗而掩食。高诱注:“鬭蚀,两日共斗而相食。”
倍僪(yù):太阳周围令人不安的光气。高诱注:“倍僪、晕珥,皆日旁之危气也。在两旁反出为‘倍’,在上反出为‘僪’。”
晕珥(ěr):日、月旁的光晕(引文见上条高诱注)。
不及景(yǐng):没有影子(不及,赶不上——被影子甩掉,意谓不见影子了。景,同“影”)。
昼盲:白天昏暗以致难以见物(盲,昏暗)。
霄见:夜间明亮可以视物。霄,通“宵”。宵,夜(《说文》:宵,“夜也”)。
薄蚀:日月相掩食,此处指月食。
晖珥:即“晕珥”——日、月旁的光晕。晖,通“晕”(“晖”字今虽无“晕”音,但文献中二字确有通用之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曾指出:“篆体‘晖’当作‘晕’,《周禮》‘晕’作‘煇’,古文假借字”)。
偏盲:月偏食。
有小月承大月,有大月承小月:(一大一小二月同时出现)有小月在下托着大月的情况,有大月在下托着小月的情况(《增韵》:承,“下载上也”)。
有荧惑,有彗星,有天棓(bàng),有天欃(zhàn),有天竹,有天英,有天干,有贼星,有斗(dòu,繁体作“鬥”)星,有宾星:荧惑,火星。彗星,扫帚星。天棓,星名(《史记·天官书》:“紫宮右五星曰‘天棓’”)。天欃,彗星别名。天竹、天英、天干,皆星名,据上下文,亦属不祥之“妖星”。贼星,流星。斗(鬥)星,相互撞击(相斗)之星。宾星,彗星之一种,皆属“妖星”。
上不属天,下不属地:上不接天,下不连地(属,连缀、连接。《说文》:属。“连也”)。
丰上杀下:上大下小。丰,增加,引申指大。杀,收束、勒紧,引申指小。
有若山之楫:有如山上翻动的树叶。旧注“楫”为“林木”,俞樾则质疑此说,云:“‘楫’之为‘林木’,古训无征。”认为:“‘楫’疑‘欇’(shè)字之误。”俞樾又引证《说文》对“欇”字的说解:“木叶榣白也”,及徐锴的注文:“谓木遇风而翻见叶背,背多白,故曰‘摇白’也”,俞并据上述理由,将“楫”字改作“欇”,云:“气之形状若风之翻动木叶,故曰‘有若山之欇’。”周按:俞樾之说,其理甚辩、其证甚明,当从之无疑!
有鬼投其陴(pī):有鬼跳上女墙(投,跳入。“投江”之“投”即用此义)。陴,城上的女墙(《说文》:陴,“城上女牆,俾倪也”,周按:俾倪,联绵字。其书写用字又作“睥睨”、“埤堄”等,即城墙上的矮垛,上有孔穴,可以外窥)。
有菟生雉:有兔生野鸡。菟,“兔”的假借字。
游蛇西东:蛇四处游窜。
犬彘(zhì)乃连:狗与猪交配(彘,《玉篇》“猪也。”连,连接、合并,引申指交配)。
有人自天降:有(妖幻作)人形,由天而降。
舞鸱(chī):飞舞的鸱鸮。鸱,猫头鹰之类的猛禽。
国有行飞:国都中有怪兽(行飞,或即太山之怪兽“蜚”,“飞”“蜚”二字通用,乃典籍所习见。《山海经·东山经》:“太山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现]则天下大疫”)。
豕生而弥:猪蹄子不长蹄甲。弥,蹄甲不分明。周按:查诸字书,“弥”字未见此义。“弥”,应是“(mǎn)”字之记音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今以皮冒鼓曰‘’,言平帖无缝也。”章太炎《新方言释言》:“今浙江谓物无窍穴为‘’。又通语谓置物覆器中,不会泄气亦曰‘’。”——“蹄甲不分明”,盖由此义引申而来。
鸡卵多毈(duàn):鸡蛋多孵化不出小鸡(《淮南子·原道训》:“兽胎不贕(dú),鸟卵不毈。”高诱注:“胎不成兽曰‘贕’,卵不成鸟曰‘毈’”)。
有社迁处:有祭祀土地的神社,迁移了地址(社,土地神。《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引申亦指祭祀土地神的处所、典礼、节日等)。
惊惶亟革:恐惶不安而疾速改变原有做法(《广雅》:亟,“急也”)。
凶灾必亟:凶灾必定即刻到来。
残亡死丧,殄绝无类:国家残破灭亡,民死君丧,灭绝到所有的人没有能剩下的。
流散循饥无日矣:人们流离失散,大饥荒马上就要来到了(循饥,大饥荒。循,遵循,引申有“善”、“良”义;而“善”有“大”义——《玉篇》:善,“大也。”此处“循”即训作“大”。饥,饥荒。《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注:“五谷不成”)。
长短颉吾午百疾:失去节度,是非标准忤逆,招致各种疾病。周按:孙人和指出,此句“文意费解,注亦不顺,疑有脱误。”
伛(yǔ):驼背(《说文》:伛,“偻也”)。
尪(wāng):骨骼疾病,鸡胸。
乌:文言疑问词(乌,《正韵》:“何也”)。
至乐:尽善尽美之音乐。至,达到顶点(《康熙字典》:至,“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