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地球最早出现生命是在35亿年之前,而最早的生命是从海洋之中诞生的,经过了漫长的进化之后,也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模样。在我们人类还没有诞生之前,有着另外一种动物在统治着全球,它们就是恐龙。曾经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恐龙的存在,可以说当时它们也是当时地球当之无愧的霸主。它们在地球存在的时间也是非常久的,足足有一亿多年,不过最后它们也是被大自然所淘汰了,今天人们也只能通过化石来了解它们曾经存在过的故事。
对于恐龙为什么会灭绝,科学家们也做了不少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科学家就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中发现了一个超大陨石坑,而这个陨石坑也被命名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光是在直径就超过了10公里,之前这个陨石坑也是一直被深埋在地面下,直到墨西哥矿产公司发现了为止,从此也揭开了在万年前发生过的那件大事。
根据目前科学家们的主流观点认为,在万年前,有一颗小行星落在了地球之上,而位置就是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这次的小行星撞击使得周围的生态环境是全部都化为了灰烬,撞击甚至对全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这次的小行星撞击事件也是导致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的导火索,恐龙就在这事件中彻底的消失了。在前段时间哈佛大学方面的科学家也是发布了最新的研究结果,他们表示在万年前撞击地球的或许不是小行星,更有可能是彗星。彗星是出现在人类望远镜中的常客,一般情况之下,彗星是很少会撞击到地球的,小行星的话则机会大很多。
彗星是什么天体?
对于彗星,现在还是处在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彗星一般指的是进入太阳系之后,亮度和形状会随着与太阳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体,而像这种天体的话一般都是会围绕着太阳运动的。像人类所观测到的彗星外表都是像云雾状的,这样的外形和其它的天体都是不一样的。
彗星的组成部分一共有三个,分别是慧核,慧发还有慧尾。慧核的话是由冰物质所组成,所以彗星在接近太阳的时候,冰物质会在高温下升华,进而在慧核周围形成了飘渺的慧发和慧尾。慧尾从外形来看的话比较像一个扫帚,因为拖着长长的尾巴。因此在古时候,很多人都把慧星称为是扫帚星。另外慧尾的长度也是不固定的,在太阳风的影响之下,彗尾时长时短,一般情况下彗尾能够达到几千万公里的长度,甚至有时候能够达到几亿公里。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彗星的冰物质中混合着非常多的物质,其中就包括了水,氨,甲烷,氰,二氧化碳还有尘埃微粒等等,所以如果要形象的去比喻彗星的话,那么它更像是一颗超级大的脏雪球。
为何撞击地球是彗星?
上面就有说到,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统计学分析还有引力模拟之后发现,在万年前撞击地球的很有可能不是小行星。从研究结果来看,这颗彗星很有可能是来自于太阳系边缘中的奥尔特云区域的,因为那里存在着由冰物质组成的混合球体。在太阳的引力之下,这些球体是飞进了太阳系之中,在飞行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几率会与其他星球发生碰撞从而形成碎块。
变成碎块之后的彗星会再次返回到太阳系边缘,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之中,是有一定机会和地球发生碰撞的。所以科学家也对碰撞的概率是做了计算,发现在彗星解体之后,返回太阳系边缘途中撞上地球的概率要比没有解体时撞上地球的概率整整是高了10倍。说白了就是在彗星进入太阳系时是不容易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反而是回去的时候会更有可能与地球发生碰撞。
另外,科学家还专门从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中采集了一些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在里面含有了大量的碳质球粒陨石。可以说这种小陨石在小行星中是非常罕见的,反而在彗星上则是长期出现,所以这也是万年前彗星更有可能是撞击元凶的重要证据。
撞击造成的影响
在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被发现之后,也是吸引到了不少的科学家,考古学家还有地质专家前往考察。根据考察的数据显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至少是有10公里的直径,这个面积也等于是几个村子加起来的面积。根据估测,当时的撞击事件所产生的能力至少是相当于万亿吨的黄色炸药。要知道人类史上最强的沙皇氢弹爆炸后产生的能量才相当于是万吨而已,总而言之这次的撞击事件爆炸威力相当于是引爆了万颗沙皇氢弹。
这样的威力所造成的影响当然就不止在尤卡坦半岛之上了,在撞击事件发生之后,天体解体的碎片还有灰尘都直接冲落到云霄,速度快得是根本无法冷却,所以也形成了火风暴,在尤卡坦半岛中蔓延。同时撞击的猛烈程度也是引起了剧烈的地壳运动,从而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大规模自然灾害。
从研究结果来看,当时的美洲地区也是发生了大规模的集体火山爆发,大量的火山灰涌入大气之中,把阳光是死死的挡在了外面。随着越来越多的火山灰降落到地面,使得地面也是被厚厚的火山灰给覆盖,场景就如同是一片灰暗。另外在尤卡坦附近的海域也是发生了巨大的海啸,这种种的情况都等于是直接在屠杀该地区的生物。
彗星是送水工
虽然和小行星一样,彗星对于地球来说始终都是个潜在的威胁,但是凡事有存在两面性,我们也不能完全就把彗星判定为邪恶的化身。因为根据研究表明,在地球最初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彗星给地球带来的水。地球在刚刚形成的时候是不存在水的,因为太阳把绝大部分水分都驱散到太阳系边缘之中。
因为宇宙超低温的环境,水分都是以固态的形式存在的。在漂泊的过程之中与其它的宇宙物质混合,渐渐的就形成了团状物体,彗星就是这么诞生的。那么在彗星的长途旅行之中,难免也会和地球发生碰撞,在落到地球之后,由于碰撞产生的高温使得身上的固态水变成了水蒸气,慢慢的地球就成为了存在水资源的星球了。
彗星除了给地球带来了水之外,还带来了许多的合成生命物质的化合物,使得地球具备了诞生生命的条件,可以说称彗星是地球所有生命之母也不为过。除了给地球送水之外,彗星还给其它行星送水。但是从其它星球没有发现液态水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这些星球都距离太阳比较的近,温度太高导致水分散失,而距离太阳远一点的则可以保存固态形式的封存水分子。
可以说地球是幸运的,离太阳不会太近也不会太远,这样也是生命诞生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因为离太阳太近温度就太高,不适合生命孕育。而离得太远的话,则阳光无法给予足够的温度,同样是不适合孕育生命。
恐龙灭绝真正原因
对于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很多科学家的观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万年前的那次彗星撞击事件。虽然那次的撞击事件发生在美洲,但是在撞击过后,对于全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然恐龙也不是一夜之间就全部消失的,是因为撞击事件发生之后,导致全球环境发生了改变。有越来越多的恐龙都无法适应到新的环境,所以也是慢慢的灭绝了,预计在整个灭绝的过程也是持续了几十万年。
可以说环境变化才是恐龙灭绝的最大原因,恐龙大家都知道的,随便都是几米高,十几米长得那种。这么庞大的体型势必要吃不少的食物,那么在环境变化之下,地球已经没有那么多的食物提供了,恐龙也不像人类一样会自己种,所以慢慢的恐龙也被淘汰了。在今天也有很多和恐龙同时代的物种是保留了下来,它们就没有被淘汰。
像我们哺乳类动物的祖先,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留存下来的物种,经过了万年的进化之后,现在哺乳类动物也是在称霸着现在的地球。之所以有些物种能够生存下来一直到今天还在,原因就是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自然界从古到今都是如此,正所谓是适者生存,显然恐龙就成为了大自然的牺牲品。不过恐龙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也是相当久的了,有着1亿多年。想想现在我们人类也不过才几百万年的历史,那么我们人类也能在地球上存在上亿年吗?谁知道呢。
恐龙并没有真正的灭绝
对于恐龙灭绝,有部分的科学家也是持有不同看法的。有科学家表示,其实恐龙并没有全部灭绝。在万年前,绝大部分的大型恐龙都无法逃离灭绝的命运,那是因为不适应新的地球环境,但是有一小部分的小型恐龙却在这次大灭绝中和哺乳类的祖先一样幸存了下来。而然这些幸存下来的小型恐龙也是在一直不断的演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这些小型恐龙也是改变了原来的们模样。
在今天,我们依然能够看见这些小型恐龙的后代生活在地球之中,那就是各种的鸟类了。虽然具体目前还没有研究表明究竟哪种鸟类才是恐龙演化而来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其中有恐龙的近亲又或者是恐龙的演化体。
因为在挖掘到的古生物化石来看,有相关的证据在证明,恐龙与鸟是有关系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今天在我们的周围,还生活着恐龙的后代,只不过它们现在的模样已经颠覆了人们对恐龙的认知,所以没有把它们当成是恐龙而已,但是在生物基因方面来说却是真实的。
总结
虽然摧毁恐龙的不是小行星而是彗星,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万年前的那次撞击可以说彻底的改变了恐龙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不过要是没有那次的撞击事件的话,恐龙也会面临灭绝的命运,毕竟这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恐龙的存在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到地球的发展了,彗星撞击只不过让这一切都来得更早一些而已。
我们人类也应该要小心了,毕竟大自然从来都不是好惹的,纵观人类发展到今天,给地球带来的伤害是越来越大,万一地球又来一次大洗牌的话,那么人类可能也要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这就是自然的力量,同时也是自然的法则,谁都无法违背。虽然人类自认为自己的力量很大,但是在大自然的面前,显然人类还是微不足道的,毕竟就算是以现在人类的科技水平,也无法对抗来自大自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