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色素痣手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热点里的知识点丨姜子牙的背后,是神仙
TUhjnbcbe - 2025/1/13 1:21:00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方时列

中国影视剧有生来的大IP:四大名著,不过实在是出现次数太多,所以最近几年,业内开始开发另外的IP,这不,他们找到了《封神演义》。

这部小说,传播的深度广度都不像四大名著这么强大,改编起来就不受拘束些,所以先是哪吒,现在又轮到姜子牙,我估计第三部可能是二郎神。

反正,随他们改吧。不过,对于这部书到底说了些什么,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

书的历史背景,是周与商的换代战争,这是真实的事件。但作为小说,这部书还虚构了另一个背景,就是阐教与截教的战争,相当于《权力的游戏》、《指环王》,根据欧洲的历史虚构出的另一个世界。

因此,我也准备把这部书的背景分成两篇写,本来第一篇应该写周与商的战争的,但这部分说的人比较多了,所以把另一篇——阐教与截教的战争——提到前面写。取了一个标题叫“神仙打架”,看起来像是标题党,其实是挺实耽的。

《封神演义》,讲的就是神仙打架。

一气化三清

《封神演义》基本上是一本道教背景的小说,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道教是一个很随意、很欢乐的宗教。

怎么说呢?宗教一般都有神,比较严谨的宗教,只信一个神,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但越早期的宗教,神越多,因为早期宗教承担的,是与生活相关的全部,后来才变成主要承担人类精神上的需要。

既然有很多神,那么就牵涉到这些神是哪来的,在这方面,中国人显示出格外出众的想象力,运用在道教上,道教的神仙谱系庞大到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背得下来的地步。东西南北、风雨雷电,每座山每条河,都有一个神在把守,然后又随风潜入室,家里比较重要、常用的物品,比如门、灶,连卫生间都有神灵。

一般宗教的神圣,要么天生就是,要么是死了以后才是,但是我道教则不然,道教有个很入世的特点,就是可以“肉生成圣”,所谓“白日飞升”,一个人修炼到一定地步,甚至简单到吃了一颗小药丸,他就飞啊飞啊地往天上去,成仙了。

扯开去说一下,中国武术就是因为与道教结合,才慢慢地变成玄玄乎乎,武术的最高目标,也从砍人不费劲,上升到飞天不费劲,生生地把中华武术给害了。

但不管下面长出多少神仙来,上面的神仙是固定的:老子。

老子一个人太孤单了,所以道教生化出“一气化三清”的说法,就是道教有三个祖宗,分别是:

玉清元始天尊

上清灵宝天尊

太清太上老君

三位祖宗,各自培养出不少弟子,算是名门正派。也有一些不在这三个系统之内,是独立成仙的,也叫散仙,比如过海的八仙。

此后,道教又按人间的法则,创造出一个天上的宫廷来,控管神仙社会,最高领导人,就是玉皇大帝,这个系列的神仙,与三清门人常有交叉,比如李靖,他是三清门人,又是主掌天兵的元帅。

《封神演义》这部书,遐想出一个逻辑:因为要自由自在的神仙自发到天天打卡的天庭里上班,工作比较难做,所以就要发动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就是从自由神仙里产生一批工务员神仙。

这个公务员神仙名单,就叫“封神榜”。

封神榜上,都是被打死的修道之人,他们是被动成神的,打死他们的修道者,最后也成神,但不是通过封神榜。这一批修道者,比如杨戬、李靖,都是肉身成圣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道家看来,肉身成圣是修仙的最高境界。

那么,怎么让神仙打起来呢?

狐狸精、扫帚星

故事的开头,挺扯的。

话说商朝年轻的国王纣,有一次去女娲庙里朝拜,偶尔瞄了一眼女娲像,在心里嘀咕:咦,这妹子挺美啊。

然后年轻人嘛,一冲动,就提起笔来在庙墙上写了首诗,大致意思就是要把这位姑娘娶进门吧。写完很得意,就走了。

纣走了以后,女娲娘娘来了,一眼看到墙上的诗,气得不要不要的,就想着要把商给灭了。

在回家的路上,女娲看到路边有三个妖精,一只狐狸精,一只琵琶精,还有一只什么精我忘了,本来要收拾她们的,转念一想,还不如废物利用呢,就派她们去当卧底,把商朝给端了。

这时候纣正在全国范围内征美女,其中有一路诸侯,姓苏,有个漂亮女儿,纣听说了,就要这个姑娘,狐狸精听说了,就附身到这个姑娘上,进宫迷惑纣。

这个姑娘,叫妲己,从此,我们把害人的美女,叫“狐狸精”。

与此同时,在昆仑山上学道小成的姜子牙,也下山了,回到了他的老家——商朝的国都朝歌。他的老朋友还为他张罗了一个老婆:马氏。

本来以为,老公学道那么多年,不能修得正果,点石成金总可以吧?没想到姜子牙学的不是这一路,他学的是掐诀念咒,打卦算命。

我很想在这里把最简单的算法透露给大家,很方便,在一只手掌上就能完成,但这个百度上都有,我就不宣传封建迷信了。

马氏一万个瞧不起姜子牙,逼他去讨生活。唉,生活的艰辛,世道的炎凉啊。姜子牙卖过面算过命,最后到商朝宫里当个小官,又得罪了纣王,一路逃到周的都城。

在那里,通过用一根直的钩把鱼钓上来的小魔术,姜子牙成功地吸引了周文王的注意,从此,就有了“愿者上钩”这个词。

在书的最后,姜子牙带领大军杀进朝歌,马氏在欢迎的人群中见到了这个她看走眼的男人,羞愧中,上吊自杀。

姜子牙心中还是念旧情的,面对马氏的冤魂,他开了个小后门,在封神榜上给马氏留了一个位子,这是一位星官,这颗星,从此就叫“扫帚星”。

前面讲过,老子一气化三清,道教神坛的最上面,坐着三位老祖宗,《封神演义》的作者许仲琳,就从这里下手,他生生地让这三位祖宗成立了两个教派,一派是元始天尊开创的,叫“阐教”。一派是灵宝天尊(书里叫“通天教主”,这个名字很金庸)开创的,叫“截教”。

当然,实际上道教是没有这两派的。早期道教形成非常复杂,他糅合了巫术、方术甚至房中术,又把老庄学说借来当成理论基础,一直到东汉末年,才开出太平道和五斗米教两朵绚丽的大花(算了太复杂,不扯了)。

姜子牙是从昆仑山上下来的,他是元始天尊门下,阐教的。

商朝的军队将领,包括那三只小妖,都是截教的。

所以《封神演义》,基本上就是披着周、商两国外衣的阐、截两教门人在打群架。最后,阐教大获全胜。

飞往封神榜的,几乎都是截教徒的魂。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1
查看完整版本: 热点里的知识点丨姜子牙的背后,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