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0
清晨的临河街头,一名环卫工人正在帅丰街清扫街道。他站在道牙中间,手持一把外形奇特的大“扫帚”,顺着砖缝扫过,垃圾、尘土被尽数扫起,省时省力。
“这叫波斯扫把,是我自创的清扫神器,用这个扫台阶和道牙,又快又干净。”68岁的紫飞飞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负责帅丰街的普扫工作。年,紫飞飞从农民转行成为一名环卫工人,一干就是15年。工作之余,他会在附近的垃圾转运站里“舞锹弄铲”,捣鼓各种小工具。
“我坐不住,手里也闲不住,平时清扫路面时需要个啥,咱就发明个啥。”紫飞飞笑着介绍,波斯扫把最早是四川人发明的,用7根竹条编成扫把头,后来他把竹条换成钢丝,几经改良,最终做成现在的样子。
“扫把头要像鸡毛掸子,柔软又有弹性才好用。”紫飞飞拿起波斯扫把说,整个制作过程就买绳子花了点儿钱,一大坨25块钱,能做6把扫帚,钢丝是捡的,竹条是从旧灯笼上拆的,木头把子是自己刨的。
10把改良版的波斯扫把刚做好,已被附近街道的环卫工人们抢光了。人人都爱用,用过的都说好。紫飞飞算了一笔账:买一把大扫帚9块半,做一把波斯扫把5块钱,绳子能用半年,磨秃了换完绳子还能继续用。如果这项发明能在各个保洁组里推广下去,每年可以给公司省不少钱。
为鼓励员工发明创造,市市政环境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给像紫飞飞一样的员工们颁发了奖金。拿着这笔奖金,紫飞飞和同事合伙买了手电钻、角磨机、推刨等工具。有了称手的工具,紫飞飞使废弃的钢丝、报废的洗扫车刷子、丢弃的扫帚头摇身一变,成了清洗油污、收水口的洗扫刷子、清理道牙树叶和积雪的推雪板、搂树坑的耙子等环卫工人手中的“清扫神器”。
如今,在市市政环境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推广下,改良版的波斯扫把正在逐渐取代老版扫把,环卫工人每制作一把波斯扫把,公司奖励15元。下一步,紫飞飞想把他的电动三轮车改造成小型推雪车。这些心思巧妙、省时省力又省钱的“清扫神器”将助推环卫工作提质增效,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整洁。
巴彦淖尔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陶林
编辑:乔鸿校对: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