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没看过张爱玲的书,但一定听过陈奕迅的《红玫瑰》《白玫瑰》这两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林夕就是根据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写的词。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如今张爱玲的文字多见于十几岁的文艺青少年的空间的个性签名,通常夹杂着唯美的配图,或者是顾影自怜的自拍,用矫揉造作的情感,粉饰无病呻吟的个性。
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张爱玲《爱》
但如果翻看自己几年前的动态,谁也不能确保自己能够免俗,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推崇的文艺,如同与曾经的杀马特,都是自己热血沸腾追逐美好的青春。
他对她说过许多温柔的话,但他不曾吐过一个字说他爱她。——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在作家身份之前,张爱玲更是一个女人
张爱玲是一个很时髦爱美的女人,她就把自己的第一笔稿费买了一支口红。如果在现在她活在现在,一定是一个每天发发自拍,写写字的文艺女青年。
与同时代的其他女作家拼命淡化自己女性身份,把文字变得刚硬不同,张爱玲完完全全把自己女人的一面展现出来。
她的文字感性细腻敏感又才华横溢,无论时局如何动荡,她笔下只有爱情。
才华横溢,出名趁早
张爱玲是完完全全靠才华写作的作家,她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发表了大量的很优秀的作品。今天要讲的这本《倾城之恋》也是在她23岁左右发表的。
在这一年她同时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所以她的真实创作年龄是很小的,也体现她的才华。
也正是因为她创作时年龄尚小,所以她的小说中很少出现对于家国,战争方面的思考,简单来说就是很好懂,说难听点就是格局小。
张爱玲自己也说:我甚至只是写男女之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肆的。
张爱玲
杨绛就曾评价张爱玲的文字格局太小,甚至还在给他人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觉得你们都过高看待张爱玲了,我对她有偏见,我的外甥女和张同是圣玛利女校学生,我的外甥女说张爱玲死要出风头,故意奇装异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难看,一脸‘花生米(青春豆也),同学都看不起她。
杨绛都是一些格局很大的作品,这样说张爱玲也无可厚非。
《倾城之恋》里面收录了张爱玲《倾城之恋》《心经》《第一炉香》《第二炉香》等在内的多篇短篇小说,张爱玲自己也说《倾城之恋》是她写过最好的作品之一,所以今天我们详细聊聊《倾城之恋》。
张爱玲的小说,无论结局是好是坏都给人以一种悲凉的感觉。张爱玲文笔冷静,小说常用第三人称即“他”来描写,以一种全知的视角来叙述,小说中虽然没有掺杂太多她的个人的情感,但是感情基调悲凉。
如开头:
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说明白公馆的人都是很古板的,而且这个开头似乎预示着结尾的凄惨。
白流苏很早就离了婚,娘家人觉得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心里不悦,但是当时白流苏离婚是分得了一些财产的,冲着这些家产,娘家人就留了她。
但是白流苏的三叔四叔不是什么好东西,拿着她的钱去搞投资,很快就赔光了,这个时候白流苏一直呆在白家就成了白家的累赘。
恰巧,徐太太来到白公馆告诉三爷三奶四奶奶一个消息:白流苏的前夫死了,几个人就商量着让白流苏回去奔丧,或许还有机会争得一些家产。
其实张爱玲对人物内心的把控是十分到位的,在写白流苏无依无靠时:
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在这里,青春是不希罕的。他们有的是青春──孩子一个个的被生出来,新的明亮的眼睛,新的红嫩的嘴,新的智慧。一年又一年的磨下来,眼睛钝了,人钝了,下一代又生出来了。这一代便被吸收到朱红洒金的辉煌的背景里去,一点一点的淡金便是从前的人的怯怯的眼睛。
这个时候白流苏不回去,她的娘家人就和她撕破了脸皮。
提起钱来,这话可就长了!我早就跟我们老四说过──我说:老四你去劝劝三爷,你们做金子,做股票,不能用六姑奶奶的钱哪,没的沾上了晦气!她一嫁到了婆家,丈夫就变成了败家子。回到娘家来,眼见得娘家就要败光了──天生的扫帚星!
这时候反倒怪起了白流苏晦气,但是她也只能依附于娘家。
而徐太太喜欢给一些没落的家族攀亲,中间可能会拿一些好处之类的她就提议给白家做个媒,这对白家是个大好事,就准备把范柳原也就是男主角跟七妹撮合到一块。
范柳原继承了家里的财产,是一个花花公子。
所以白家人,尤其是白家的四奶奶就把范柳原当成了一个宝,说范柳原如果看不上七妹的话,是不是会喜欢小女孩之类的,其实她的意思就是想自己女儿嫁给范柳原,自己也能从中捞点好处。
不凑巧的是,范柳原浪荡惯了,带着一行人到了歌舞厅,这却为白流苏做了嫁衣。白家那规规矩矩的家教哪里肯教女孩子跳舞,而恰巧白流苏先前跟以前的丈夫学过几支舞,是一个很新潮的女人,就跟范柳原相谈甚欢。
接下来,徐太太就把白流苏骗到了香港。
白流苏不是个傻女人,她清楚的知道,白家她已经呆不下去了,她就决定去*一把,*范柳原对自己的爱。
流苏的父亲是一个有名的*徒,为了*而倾家荡产,第一个领着他们往破落户的路上走。流苏的手没有沾过骨牌和骰子,然而她也是喜欢*的,她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注。如果她输了,她声名扫地,没有资格做五个孩子的后母。如果*赢了,她可以得到家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净她胸中这一口气。
这里写了一些范柳原跟白流苏之间的情话。
流苏笑道:怎么不说话呀?柳原笑道:可以当着人说的话,我完全说完了。流苏噗哧一笑道:**祟祟的有什么背人的话?柳原道:有些傻话,不但是要背着人说,还得背着自己。让自己听了也怪难为情的。比如说,我爱你,我一辈子都爱你。流苏别过头去,轻轻啐了一声道:偏有这些废话!柳原道:不说话又怪我不说话了,说话,又嫌唠叨!流苏笑道:我问你,你为什么不愿意我上跳舞场去?柳原道:一般的男人,喜欢把女人教坏了,又喜欢去感化坏女人,使她变为好女人。我可不像那么没事找事做。我认为好女人还是老实些的好。流苏瞟了他一眼道:你以为你跟别人不同么?我看你也是一样的自私。柳原笑道:怎么这么自私?流苏心里想着:你最高明的理想是一个冰清玉洁而又富于挑逗性的女人。
这个时候范柳原是希望白流苏是因为爱他而跟他在一起,而不是为了生活才不得不和他在一起。
但是此时的白流苏的眼里,范柳原只是不想和她结婚,只是想纯粹保持着这种情人的关系的,但是又不直白地告诉自己,防止到最后两个人都下不来台。
两个人就这样陷入了僵持。
范柳原算计的是爱情,白流苏算计的是结婚,是生活,反正不只是为了爱情。
接下来,为了吊范柳原的胃口,白流苏欲擒故纵又回到了上海。
她以为自己能在这次攻防战中增加和范柳原谈判的一些筹码,渐渐地,她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谈判的资本,白家是没有她的容身之所的,范柳原不理她,她毫无办法。
她只能又灰溜溜逃回香港,去找范柳原。
这个时候的白流苏已经放弃一切的幻想,放下所有的心机,重新思考她与范柳原之间的感情。
她这次来香港就是冲着当情人去的。
精神恋爱的结果永远是结婚,而肉体挚爱往往就停留在某一个阶段,很少有结婚的希望。
范柳原就给白流苏租了个房子又雇了个佣人,范柳原就回英国去了,白流苏就这样当了范柳原见不得人的情妇。
接下来,香港遭到了轰炸。就在白流苏不知道自己该躲到哪里去的时候,范柳原回来接她。
在生死之间,在逃亡之中,他们之间所有的浪漫尊严丢得干干净净,两个人在逃亡中突然找到了除了爱情之外的其他东西。
他们都找到了需要对方的一个理由。
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
轰炸结束后,范柳原就正式娶了白流苏当妻子,两个人经历了患难与共,也正式走到了一起。
好笑又讽刺的是,四奶奶也离婚了,视白流苏为榜样。
结婚之后范柳原就不跟白流苏说俏皮话了,就像是两个过于熟悉的人不会互相开玩笑一样,虽然白流苏无奈又心酸,不过这也由不得她。
城市的陷落成就了两个人的婚姻,然而这场婚姻却与爱情无关。
张爱玲的文字犀利而真实,直戳人心,敢于说别人不敢说的话,你偏偏又觉得很有道理。她的文字如同浮萍一般,沉浮都在其中。
或许婚姻靠爱情是走不到最后的,如果真的是这样,一开始就明白也不算太糟。
张爱玲传淘宝¥15.8¥.4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