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色素痣手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谢道昕院士戴俊彪研究员应邀来基因组所做 [复制链接]

1#

近日,中国农科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鹏飞论坛》第1期报告会在科研楼会议室举行,清华大学谢道昕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戴俊彪研究员应邀作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闫建斌研究员主持,基因组所师生代表共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谢道昕院士以“植物激素与植物生存”为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植物抗性激素茉莉素作用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从植物面临的各种生物、非生物胁迫出发,结合自身科研经历,详细介绍了茉莉素受体蛋白的发现过程,系统阐述了茉莉素被其受体蛋白识别后诱导抑制子蛋白的降解,从而激活多种不同转录因子的转录活性,最终达到调控植物育性和防御反应的生物学功能。

随后,戴俊彪研究员以“Decodeandreprogramagenome”为题,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前沿方向与技术研究进展,以及他的实验室在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以及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优化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两位专家的报告专业而生动,研究所师生积极参与提问互动,现场反响热烈。

谢道昕,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进出境生物安全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农业生物安全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期致力于植物激素研究,对阐明植物分枝激素独脚金内酯和植物抗性激素茉莉素的受体感知机制、对揭示茉莉素调控植物抗性和育性的信号传导机制,做出了重要原创贡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MolecularCell、PlantCell、MolecularPlant、CellResesrch等学术期刊上。

戴俊彪,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合成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及深圳合成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优化等。近5年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ureCommunications、CellResearch、DevelopmentalCell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