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色素痣手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肃南明花乡小小芨芨草72变展钱景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在哪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本文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郝进鹏佘郎燕摄影报道

肃南县明花乡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这里的沙地荒滩上生长着一种年复一年自生自灭的植物——芨芨草。可谁都不曾想到,这不起眼的芨芨草也可以成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宝贝”。

芨芨草是一种耐旱、根深、耐寒、不惧盐碱的野草,即便是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也能茁壮成长。

近日,笔者走进明花乡湖边子村,在肃龙家庭农牧场农场主郭肃龙的草场上,工人们正在收割芨芨草,在湖边子村的戈壁草滩上,最多的就是这种草,冬天农闲时,农民们出门顺手割一把,转手就能变成钱。

在肃龙家庭农牧场的院子里,工人们正在有序的卸着从草场拉来的芨芨草,一捆捆刚收割的芨芨草被整齐码放着。郭肃龙告诉笔者:“我们明花乡的芨芨草是实心的、品质好,所以我们的芨芨草很受欢迎。我的家庭农牧场每年可向青海、宁夏、河北、新疆、山西等地销售芨芨草余吨。今后,打算吸收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农牧场当中来,在冬日农闲时刻进行芨芨草的收割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

妥丰海是明花乡南沟村的党支部书记,从小生长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他,对芨芨草有着特殊的情感,芨芨草在别人眼里是一文不值的草,而在妥丰海的眼里,却是致富的“金元宝”。

年,妥丰海注册了瀚海生态文化庄园,成立起一家利用芨芨草扎扫帚的加工厂,芨芨草供不应求,当地农民主动加入文化庄园,采割和加工芨芨草成了带动群众增收的一项产业。随处可见的芨芨草“摇身一变”成为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扫帚,也正是在这里,让附近农牧民在冬日农闲时多了一份收入。

明花乡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顾永新告诉笔者:“进入冬季以来,明花乡的农牧民群众也没有闲着,充分利用芨芨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农闲时刻进行芨芨草收割,来增加收入。今年芨芨草的价钱是比较好的,每斤可以卖到1.1元左右,每天每个人可以增加两三百元的收入,一个冬天下来就可以增收1万元左右。”如今,被人们“弃之如履”的芨芨草变废为宝成为兼具生态环保、增收致富的“双赢”产业。

近年来,肃南县把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在大力发展甘肃高山细毛羊、牦牛、优质黄牛等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芨芨草加、刺绣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各类产业的竞相发展,让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宋菲菲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