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最近,美俄这两家引领世界武器发展潮流的国家不约而同的启用了一个古老的舰炮口径——57毫米。美国明确下一代导弹护卫舰将采用与濒海战斗舰相同的MK-型57毫米舰炮,而该炮来自于瑞典著名的博福斯MK3型57毫米舰炮。与之相同,俄罗斯新型的型远洋巡逻舰上,也使用一门新研制的A-M型57毫米舰炮。
其实,我们海军曾经被誉为“黄水战列舰”的型猎潜艇就曾经使用过双管57毫米舰炮,这种66式舰炮虽然没有什么信息化能力,还需要人工操炮,但是却曾经取得了击沉过护卫舰的战绩,火力之强可见一斑。随着57毫米口径的复苏,中国是不是也应该在这个方面动点脑筋呢?
图片:俄罗斯新型隐身舰舰采用了一门57毫米口径的A-M型舰炮。
图片:美国MK-型57毫米舰炮将成为未来护卫舰的主炮。
美国的MK-型舰炮已经有很多文章介绍了,而且他走的博福斯路线和中国也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还是来看看俄罗斯的A-M舰炮吧,看看从该炮的发展中能不能取得一点可用的经验。
顾名思义,A-M是A-舰炮的改进型,说白了就是A-舰炮的隐身“刀削土豆”版。
俄罗斯的57毫米舰炮历史悠久,苏联设计师格拉宾以二战末期缴获的德国FlakGert58型55毫米/77倍径高炮原型炮为基础研制了苏联的57毫米高平两用炮。有趣的是FlakGert58型高炮研制初衷,也是为德国陆军和海军共同研制一种通用高炮,海军主要将其用于“年C型(年型)”驱逐舰计划(舰号Z52-Z56,有资料称Z52-Z58),这是一种防空驱逐舰,主要武器为3座双联装毫米C41M高平两用炮以及新研制的单管55毫米和30毫米高炮。
图片:被苏军缴获的德国FlakGert58型高炮样炮。
图片:安装了FlakGert58型高炮的豹式防空坦克设想。
图片:俄罗斯57毫米舰炮的技术源泉来自于德军Z52驱逐舰上的55毫米舰炮。
当然,该计划和战争末期很多德国武器研制计划一样最终夭折,而生产出来的2门FlakGert58型高炮原型炮也落入了苏联人之手。
苏联最终于年底设计制造出了新型57毫米高炮样炮,并通过现场测试,年1月该炮定型生产装备苏联红军,这就是著名的S-60型高炮。
除了装备陆军外,苏联还在该炮的基础上相继研制了舰载的ZIF-71单管57毫米舰炮、ZIF-31(B)双管57毫米舰炮、SM-24-ZIF双管57毫米舰炮(潜艇用)、ZIF-75四管57毫米舰炮等多个型号。
图片:单管的ZIF-71型57毫米舰炮。
图片:双管的ZIF-31(B)型57毫米舰炮。
图片:潜艇用SM-24-ZIF双管57毫米舰炮。
图片:充满暴力美学的ZIF-75四管57毫米舰炮,不接受反驳。
这些是苏联第一代57毫米舰炮,到年代末,苏联设计师丘林开始研制新型的全自动AK-型57毫米舰炮,其主要设计指标就是炮塔无人化,可以安装在小型舰艇上。与ZIF-75等老式57毫米舰炮相比,AK-可以链式供弹,并不间断地通过外部水冷系统为炮管降温,两根炮管每根拥有发的弹箱,因为布置该炮不用穿透甲板,这对于小型舰艇非常关键。
图片:苏联AK-舰炮是战后第二代57毫米高平两用舰炮。
AK-的改进型就是A-型57毫米舰炮,这是一种采用了AK-型单管76毫米舰炮设计思路的单管57毫米舰炮。该炮被装在一艘PE型试验炮艇上,这艘炮艇最初是为了测试AK-近防炮的,于年1月7日完工后交付黑海舰队使用。
PE艇的母艇是以领海巡逻和水域警戒为主要任务的P型“侧板”级边防警戒艇,但它却拥有装有类似M型“图里亚河”级大型鱼雷艇才有的上层建筑,因此北约方面将其单独列为“牛虻”级,而在此艇基础上发展出了MR型导弹艇。
图片:装在PE试验艇上的A-型57毫米舰炮。
A-虽然在PE试验艇上进行了充分测试,但最终没有能够装备苏联红海军,原因是这种非触发引信的57毫米弹药防空效果一般,射击低空快速反舰导弹的效果不如76毫米舰炮。
年4月14日在一次太平洋舰队的实弹演习中,一枚带有残存燃料的RM-15M反舰导弹靶弹误击中了“季风”号小型导弹舰(型纳努契卡I级大型导弹艇),该舰上的近程防空导弹没有能够做出反应,加之是早期型号没有AK等近防炮,只有AK-舰炮的炮手对着靶弹猛烈开火,但最终由于该炮防空能力有限,导弹靶弹还是命中了这艘倒霉的小型导弹舰,沉没在了阿斯科尔德南部,舰上39人死亡,37人获救。
图片:被误击击沉的“季风”号小型导弹舰。
随着美国海军引进博福斯MK3型57毫米舰炮,赋予了MK-的新代号装在了濒海战斗舰上,俄罗斯也重新复活了A-舰炮项目,并应用现代科技成功升级为了A-M,使其能够安装在吨级的小型战舰上。
图片:经过现代化改进的A-M舰炮。
该炮采用隐身炮塔,重6吨,射速发/每分,最大射程12千米,射高米,俯仰角-10°~+85°,备弹发,主要是53-UOR-U型高爆弹,能够在零下40°到50°的温度下稳定作战,基本涵盖了俄罗斯海军舰艇可能遇到的各种极端温度。型巡逻舰之所以选择A-M舰炮,主要看中的还是其适中的威力和小吨位,毕竟作为一艘巡逻舰并不依靠这门主炮来防空或者是反舰。
图片:有着“黄水战列舰”之称的型猎潜艇,装有2座双管57毫米舰炮。
中国的57毫米炮技术来源正是S-60型高炮,再次基础上先后研制了66式双联装舰炮、76式双联装舰炮以及59式牵引高炮、80式自行高炮等。其中76式双联装高炮本来是想研制一款自动炮的,但是由于火控等系统研制拖沓,最终没有能够定型,只在“旅大”级导弹驱逐舰的早期几艘上试装过,不过也是没有实现全自动的人工操作版。
在这几种国产57炮中,立过战功的是66式双57舰炮。在西沙海战中,、号猎潜艇从0米的距离向前冲锋。敌护卫舰HQ-10“怒涛”号尾炮也开火了,但敌舰的美制76炮射速太慢,没等他开几炮,2艘艇就已经杀到了敌舰右舷2~3链的位置。2艇4座66式双57炮,共8根57毫米炮管喷射出愤怒的火焰,随后,艇上的4座双25机关炮也开炮了,第一时间将敌舰后主炮给打掉。随后,“铁扫帚”一般的57炮火力扫到了敌舰的舰桥,将舰桥整个给打坍塌了。
图片:西沙海战描写我军猎潜艇双57炮击沉敌护卫舰的著名油画。
、艇在进行完第一轮射击后,从敌舰舰首位置转向,航行到另一侧,与敌舰相向而行,继续开始第二轮扫射。在距敌舰米的距离,第二轮射击开始了,敌舰燃起了熊熊烈火。随后,2艘战艇再次转向,又绕到敌舰一侧,距离敌人米距离上慢速航行,边走边射击,这次的第三轮射击集中打击敌舰的水线,57炮弹像一条条火龙钻入敌舰的机舱、弹药库,继而引起了大爆炸。HQ-10“怒涛”号再也支持不住了,开始下沉。
当天的战斗,从12时12分开始射击,到12时30分26秒第三轮射击结束,总共只有不到18分钟半,两艇共发射57毫米炮弹发,25毫米炮弹发,由于完全处于近距离射击,所以这些炮弹全部击中敌舰,这艘0多吨的“怒涛”号被打成了筛子。下午14时52分,彻底沉入了羚羊礁东南2.5海里约米深的海底。
图片:陆军用80式双管57毫米自行高炮。
图片:国产66式双两管57毫米舰炮,类似于ZIF-31(B)。
图片:安装有全自动76式双57舰炮的旅大级驱逐舰。
现在我国无论是火炮技术还是火控雷达技术都突飞猛进,再次挖掘老57炮的潜力,研制一款全自动高性能57炮是可能的。而且由于57炮的弹丸质量和尺寸都要大于30毫米炮弹,因此发展一款类似于美国新型57毫米的“多方位防御快速拦截弹交战系统”(MAD-FIRES)炮弹还是有可能的,这将极大提升我军舰艇反导防空的能力。
而且这种新57毫米舰炮还可以安装在一些小型舰艇上作为主炮,再次重现“黄水战列舰”的荣光!
图片:美国最新研制的57毫米MAD-FIRES弹,其实就是一种微型导弹。
图片:中国重新启动57毫米舰炮和弹药的时机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