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色素痣手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漫话破五 [复制链接]

1#

漫话破五吴生文在我的记忆中,最消闲的日子就是过大年,从除夕晚上点起旺火,到正月初五过了破五。这几天,人们尽情享受着一年中难得的好时光,每天好吃好喝,啥营生也不用做,穿着新衣裳出门闲蹓达。女人们互相串门,嗑着花生瓜子,拉着闲话。男人们,好喝酒的坐在火炕上,就着炸大豆和猪皮冻儿嗞嗞地喝烧酒,不喝酒的围在一起喝茶水讲故事。年轻人聚在一起打扑克下象棋。小娃们家里坐不住,尽情地疯跑疯玩。这样的舒坦日子过到初五,一大早,男人将好几天都睡懒觉的娃们吼喊起来,看着响了两个大麻炮,拿起担杖担水去了,女人拿起扫帚开始扫地倒垃圾。从这天起,人们就又开始做营生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是标准的传统年俗,具有“送年”的意思。因为腊月人们虽然忙禄着筹备过年,但是日常事情不能耽误,该干嘛干嘛。到了正月初五过了“破五”,人们又得做事了,还是该干嘛干嘛。从初六起,尽管人们仍然走亲串友,请客吃饭,喝酒玩耍,说媒相亲,但是家里家外的事情不能不做,工作不能耽误,商店营业,机关开门,生活又开始恢复到大年除夕以前的状态。至于正月十五闹红火,那又是一个活动了,是过年的续篇。破五还具有“送穷”的意思。好多地方每到初五这天,就要“送穷神”,放爆竹,打扫卫生,将穷神送走,赶的远远的。我的家乡,在这一天,全家人还要吃一顿擀豆面,叫“扯穷皮”。将这一风俗发挥的更为形象,更具有仪式感。年轻时听父亲说过韩愈的《送穷文》,觉得有趣,找来一读,作者以诙谐有趣的笔调,讲述了决心要将“五穷”,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个穷鬼送走,又被五穷鬼纠缠,最后又留下来并“延之上座”的全过程。将自己内心的牢骚发泄得淋漓尽致,的确是一篇妙文。“破五”的来历颇多,众口不一。流传较广的是姜子牙封神,故意把背叛他的妻子封了个“穷神”,令她“逢破即归”,让人们就在正月初五这天“破”她,将她赶的远远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妻子背了个恶名,是个很让人讨厌的背夫之妇,很失信义,封了穷神以后,就更让人讨厌了。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然将她忘了。她一个人在家过了好几天,越想越气,初五黎明,再也忍不下去了,天还没亮就气愤愤地找管事的弥勒佛去吵闹。弥勒佛当然是好脾气,非笑不说话。这穷神越闹越厉害,打滚散泼,连哭带叫,声嘶力竭,没完没了。直到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也不想惊动玉皇大帝,这才勉强开口说:“算了吧,别闹了,今天是初五,我就舍回老脸,动员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吃顿好的,破费一次吧。”从此,每年正月初五就称为“破五”了。又有些地方流传着这样一种民间说法,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菩萨撵妻的日子。从前,财神庙里财神爷身边总有一位端庄美丽的财神娘娘陪伴着,财神爷是不寂寞的。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这位善良的女菩萨不见了,原来她被财神爷给撵回家了。财神爷为什么要赶走老婆呢?这要从一个赌徒说起。有个爱赌博的穷汉大年时节输得一无所有,初五一大早起来,穿着单衣连饭也没吃就出去借钱。路过一座古庙进去避避风寒。进庙后,他一见财神爷像,倒头便拜,口里不住地祈求财神爷赐财。赵公元帅正与美妻说话说的高兴,一抬头见是一个赌博汉,心下不禁一沉,心想你一个嗜赌成性的人,欲旺不正,心思不纯,如果我帮助赌徒,越来越多的人会不务正业,投机取巧,那社会成了个什么样子?可是赌徒心中不是这样想的,他认为财神是菩萨心肠,总会救济没钱的人,况且富人有的是财,不愁吃不愁穿,钱再多又有啥用?便一股劲不停歇地磕头。这时,财神娘娘动了恻隐之心,想推醒假装打瞌睡的财神夫君,劝他发发善心给这人一点施舍。可财神爷不仅不理睬,还打了两个哈欠,仍闭着眼睛。娘娘无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环,扔了下去。赌徒突然感到神龛上掷下一物,定晴一看是一副金耳环,大喜过望,连呼"叩谢财神菩萨"。财神爷睁眼一看,发现娘娘竟将自己当年送她的定情物给了赌博汉,气得七窍生烟,大发雷霆,立马将财神娘娘赶回家哄孩子去了,再不准到庙里来。从此以后,财神爷一如既往地不理赌徒,久而久之,爱赌的人也就不拜财神爷了,只靠手气赢钱。还有一种说法,初五是财神爷赵公明的生日,想发财的人在这一天迎财神,此种说法和举动,在南方的生意人中好像很流行。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了苏州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迎财神)"。然而世上人人想发财,求财迎财神的人太多,财神却只有一个,赵公明哪里能忙的过来,这个迎那个接,财神实在受不了。于是有志愿者自动站出来,不辞劳苦,主动替赵财神分担了。于是在每年正月初五,有穷人乞丐自发组织起来,戴上面具,装扮成财神的模样,号称"送财神",到各家门前跳来跳去。人们当然送上银钱酬谢,以讨吉利。财神主动上门服务,迎财神变成了送财神,大年时节倒也又增添了一种新的情趣。嘿嘿!众多关于初五的说法,就是些民间流传的故事罢了,其实幸福生活都是来之不易的,全得靠自己的努力。所有这些习俗,表达的都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愿望。春节逍遥,轻松自在,喝壶老酒,瞎谝闲聊,辛苦一年了,犒劳一下自己,故事怡情,趣谈养性。过了破五,读书破万卷,长风破浪,势如破竹,想干啥干啥,该干嘛干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