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江西省丰城市汪家村,阳光明媚,绿树成荫,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青草香气,驻村第一书记黄肖峰正和村民们讨论毛竹产品制作工艺,增加当地毛竹产品附加值,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村民手里正在编织的扫帚,可是汪家村的“宝贝疙瘩”,通过这把毛竹扫帚,汪家村走上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快车道”。“原来我种了几亩水稻,一年到头,生产的粮食就够自家吃,生活很困难。黄书记来了以后,教我们编扫帚,现在我每月可以赚一千多元。”村民刘大妈说。小小毛竹扫帚激发村民创业动力自年4月担任汪家村第一书记以来,黄肖峰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发现,汪家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除了传统的水稻种植,还有一些村民会在家中用毛竹枝叶自制扫帚。有了这个突破口,黄肖峰说干就干,一头扎进了毛竹林里。刚开始,汪家村村民觉得这个城里来的小伙子很是奇怪,不免议论纷纷:“这个黄书记一来我们村就和毛竹较上了劲,毛竹能让我们村致富吗?”为了打消村民们的疑虑,黄肖峰专门邀请毛竹制品加工的师傅来汪家村,为村民们传授毛竹产品制作工艺。“当时,为激发村民们学习毛竹扫帚制作工艺的积极性,我就对村民承诺,所有村民制作的扫帚我统一收购、统一销售。”黄肖峰说。村民正在编织毛竹扫帚有了黄书记的承诺,汪家村村民干劲十足,短短半个月,黄肖峰收购的毛竹扫帚达上千把,这可把黄肖峰难倒了——毛竹扫帚市场空间小利润低,怎么才能把这上千把扫帚卖出去呢?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畅通毛竹产品销售渠道“起初,毛竹扫帚的销量很一般,都是一百把、两百把地卖。后来,很多客户觉得我们的毛竹扫帚手工精良、扎实耐用,越来越多客户蜂拥而来,最高峰时候,毛竹扫把的订单排到了两个月以后,毛竹扫帚的销路一下子打开了。”黄肖峰兴奋地对介绍。毛竹扫帚成品为更好发展“扫帚经济”,黄肖峰还创新采取了产地直销、供需到户的订单销售模式。毛竹扫帚产销两旺村民口袋鼓起来了“我们村现在变化相当大!这几年,黄书记到这边驻村,无论是生活上、经济上还是精神面貌上,我们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这个扫帚产业还有合作分红呢,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村民卢生根激动地对说。“近期,丰城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仅环卫处就收购了我们把扫帚,其他单位和企业也纷纷上门收购我们的扫帚,汪家村的扫帚算是真正打开了市场,得到了消费者的肯定。现在,汪家村每户村民通过制作毛竹扫把,每月能增收~元不等。”黄肖峰对说。通过黄肖峰的不断努力,汪家村和各需求企业建立起了长期供应关系,为当地村民开辟了一条增收渠道。如今,汪家村的扫帚产业蓬勃发展,村民持续增收,平坦宽阔的道路连接着一处处农家小院,也连接着乡亲们的小康梦。来源:江西晨报网责任编辑:刘嘉玲朱昱恒作者/来源:资溪县融媒体中心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