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色素痣手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乡土散文故乡晒秋 [复制链接]

1#

故乡的秋

一过夏至,我就想到立秋,就想起故乡的秋天。记得在北方的那几年,只要一过立秋,天气便开始凉爽起来,特别是一场秋雨下来,草枯了,叶黄了,所谓一阵秋雨一阵凉,满眼的肃杀。可是故乡的秋天则不然,是很有故事的。

故乡的秋是很热烈的。

故乡在“立秋”之后,还有一段燥热的日子,乡亲们称之为“秋老虎”。气温和夏天一样,火南风照样吹得呼呼作响。一到下午,秋蝉开始“唧吁一唧吁一”地叫过不停,像是给秋天增加热度。但只要一场突如直来的暴雨,人们便在清凉的雨中欢呼着:“倒秋啰!倒秋啰!”。这叫“喊秋”,我听说,在故乡有“喊秋”的习俗。我是听爷爷说的,爷爷也是听爷爷说的。他说故乡在很久很久以前,立秋后的第一场秋雨,乡里长辈便提起一面铜锣,满町满垅地边敲边喊:“倒秋啰l”,不知何年何月这个“喊秋”的习俗就再没赓续下来。我曾好奇地问过爷爷,为什么要喊“倒秋”。爷爷想了一会,笑着说:“有饱饭吃啰”。我知道,爷爷也说不出多少道理,但内心确实觉得这个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能填饱肚子的时候。那个时代,故乡的“喊秋”是乡亲庆祝丰收的一种方式,是来自内心的欢乐。

故乡的秋是很丰富的。

故乡的秋丰富多彩,色彩斑斓,没有欧阳修在《秋声赋》里描写那种萧条与肃杀。倒如叶梦得诗里所描写的那样,“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在我印记里,故乡的秋天,是热情,是爽朗,是欢乐。你看那天,是湛蓝湛蓝的,像被洗过的镜子一样透亮透亮,没有一点尘纤;你看那水,是透明透明的,像情人的眸子。树由深绿到墨绿,草由翠绿到淡黄。满垅满町是金黄的稻浪,满山满坡是透红的高粱和雪白的棉花。如果你打从村庄走过,那挂在树枝上的红枣黄橘一定会让你驻足留恋。怎么形容呢,竟一时找不着词语。倒是王勃写的真绝,“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故乡的秋景比这还多彩。

在故乡有“晒秋”的习俗。每到秋天,乡亲们利用秋高气爽的天气,把收获回来的果实在秋阳下晾晒,以便冬藏。每每这个时候,人们脸上流着幸福的汗,带着幸福的笑。每天当秋阳高照的时候,各家各户的禾坪上,阳台上,红艳艳的辣椒,白如雪的棉花,黄橙橙的豆子,金黄金黄的稻谷,五颜六色,斑斓多彩。

“晒秋”,也是故乡人们一年辛勤劳动成果的展示。这时候,大爷大娘们便是晒秋的主力军。一把椅子,一把竹扫帚,守着晒场,时而翻翻晒物,时而挥着竹扫吆喝,赶走来偷吃粮食的鸡儿和飞鸟。这时如果有人与他们搭讪,便会满脸堆笑地与你聊天。

“大爷,忙啊。”

“呵呵,不忙。”

“收成好啊。”

“是咯,感谢时今政策好,党领导好。哈哈哈......”笑得幸福而豪迈。

故乡的秋天是多情的季节。

在故乡,秋季的习俗多。比如说“尝新”,“七巧节”,“中元节”,“中秋节”,都是在秋季进行的。

“尝新”是故乡人们在秋季里第一个最庄重的习俗。

“尝新”,一般是立秋后两天,第一次收了新稻,晒干舂出新米。尝新这一天,一家人欢聚一堂。由家里长辈率领一家大小,备上肉、鱼、鸡三牲大礼,用托盘端到禾坪上,点烛焚香,烧纸放炮,晚辈跟着长辈跪地三叩首,祈求上苍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然后一家人回到堂屋,再祭祖宗。祭完祖宗,长辈盛上第一碗今年新米饭,自己先尝一口,然后给每人盛上一饭勺,算是尝新仪式结束。那种隆重与庄严,让我一直对爱惜粮食保持敬畏。

最快乐的还是中秋节,特别是晚上赏月,是故乡秋天节日快乐的高潮。

中秋之夜,碧空如洗,月明星稀,河汉灿烂。一屋场的人坐在禾坪上,各家各户都拿出自家土地上出产的花生,红枣,莲藕,提出自家酿的新米酒,端上月饼,大家共同分享。大人们赏月道情,谈天说地,朗朗笑声在宁静的月夜脆响脆响。孩子们聚在一起,从树上摘来柚子,插在竹棍子,在柚子上插上两枝点着的香火做成龙头,然后用草绳连起来,十来个男孩玩起了柚子龙。女孩就用剥下来的柚子皮做成灯笼,里面点上蜡烛,跟在男孩们的后面,一路欢笑。

“七巧”节我没见过,听老辈人说,未婚女子这一天在家用艾草熬水洗完澡后,相约在屋场的禾坪上对着眉月,焚香跪拜,祈求自己能找一个如意郎君,一生幸福。如果是已经说了人家的妹子,则把自己绣的荷包在这一晚上送给未婚郎君。

几十年过去,故乡的秋天一直在我心中珍藏着。每到立秋之后,看到南翔的飞雁,看到满山红透的枫叶,看到明如眸子的秋水,我一定会想起故乡的秋天。

审阅:吴利强

简评:故乡的秋是很热烈的、故乡的秋是很丰富的、故乡的秋天是多情的季节,作者由表及里,由物到人,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故乡的秋的三个特点,表达了对故乡的秋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终审:严景新

作者:万忠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退休。曾任衡阳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中学语文教研员,衡阳县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编辑:卜一

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