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谢文彬陈平成)年关将近,潇浦镇和兴村的贫困户在准备年货的同时,也忙着盘点上一年的“收成”。贫困户都说,账本越记越厚,日子越过越幸福。
一大早,和兴村信息管理员葛小梅来到了贫困户高加宣的家,把去年12月份收购扫帚的尾款结清。
今年66岁的高加宣,前几年患病引起耳失聪。高加宣有一手编织扫帚的绝活,做出的扫帚个大、结实、耐用,可是,一年到头他的扫帚卖不出几千元,日子过得艰难。直到年,葛小梅通过电商帮助高加宣、何焕楼夫妇卖扫帚才赚到钱。
葛小梅和驻村扶贫队员几乎每天都要进村入户收购扫把,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小小扫把成了贫困户一大致富产业,全村每年种植扫帚苗多亩,每亩扫帚苗能制作多把扫帚,可创收多万元。
葛小梅是湖北人,十多年前嫁到了和兴村,在村里开了一家网店,专门销售当地的农副产品,种植户种出的土特产都能及时通过电商销售出去。
在贫困户的家庭账本上,记录的大都是农资、土地租金等开支,以及每个月的收成。今年59岁的欧阳建文一家三口养了20多头牛,仅此一项就创收10多万元。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和兴村的贫困户没有“等靠要”,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捆扎扫把,发展种养殖业,不断拓展经济收入渠道,在脱贫的道路上,他们始终没有停下致富的脚步。“幸福账单”记录着百姓的幸福生活。
[编辑:江永分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