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色素痣手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观察湖北咸安用竹劲头富村湾暖万家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 https://m.39.net/pf/a_m3pjgm6.html

湖北省咸宁市委市政府提出,“六大”活动要不断推进,要结合实际找出问题、找出责任、找出方向、找出办法、找出力量。要求党员干部要把问题找准、把措施谋实,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事、办实事。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咸宁市咸安区楠竹特别多,竹子加工厂也不少,路上一辆辆三轮车全身绑满竹子前行,远看就像竹堆子在移动。路两旁晾晒着一大扎一大扎的竹签子,排列整齐一大片,场面十分壮观。

咸安一位村民这样介绍楠竹林:“竹不开花,耗子搬家。”寓意咸安楠竹多,但楠竹不开花结果不能卖出好价钱,偏远山区村民只能与楠竹为伴过苦日子,穷得连家里的耗子都纷纷搬家。现在不一样了,靠着楠竹林能发家致富,那些竹签子很快就会有客户买走,细的做烧烤签子,粗的做筷子,需求量很大。

咸安区副区长杜新国说,咸安是“楠竹之乡”,是湖北省重点竹材生产县(市、区)之一。全区竹林面积29.3万亩,立竹量.5万根。以前的竹林经济主要停留在原竹出售、竹跳板、竹夹板、竹扫帚生产等粗放型加工上,工艺水平低下,附加值不高,粗加工浪费不少。

针对“竹贱伤农”问题,咸安区委政府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攻关竹深加工技术,把楠竹制成竹拉丝、竹生活用品、工艺竹编,不断提升竹碳化技术及竹提取物加工技术,把竹子做成高质量的竹地板、竹家具、竹建筑、竹饮管、竹饮保健品等。假如按年加工万支竹计算,从粗竹到细竹,从竹头到竹根,“吃干榨尽”地利用,竹产业预计将来可实现年毛利近20个亿,还可以大力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放养鸡羊,开发竹林旅游项目,让竹产业、竹旅游业朝着高质量、好价钱迈进,“竹钱景”非常看好。

曾经的贫困户贺灿拿着一只竹蟾蜍工艺品对笔者说:“这是一节本来要做柴烧的竹篼子,我们发现它有点像蟾蜍,小心翼翼地刀刻加工,上边雕刻成蟾蜍,下边加工成四方章框形并作硬化处理,做成印章,可以在网店卖多元。”他和他的兄弟、回乡大学生贺慈成立艺竹情工艺品公司,集拢当地20多名民间艺人手工制作竹用品和工艺品,通过电商销售,今年前三季度销售额达多万元。自己不但摆脱了贫困,还成了带富乡亲的能人。

双垅村村支部书记朱万泽发现,在拉丝厂生产中,产生积成山的废料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朱万泽同工作队一起,赶到安徽金寨县找到答案:废料可以做竹炭,竹边角料还可以生钱。他们很快筹集资金动工开建竹炭厂,短短几个月时间,一个年产吨的竹炭厂投入生产,消化掉周边乡镇村多个拉丝厂废料,仅此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4万元。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扶持下,目前正在新建竹筷成品厂,预计年3月份投产,预测村集体收入届时将达到60万元以上。

大幕乡乡长黄猛告诉笔者,几年来,竹产业以及相关副业让村里不少贫困户受了益脱了贫,村民罗德智成了养鸡专业户,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78岁身体硬朗的罗和村老汉在家门口竹厂就业了,老有所为,也能为家庭增加经济收入了;徐秋先成了村茶厂的“常客雇工”,再也不闲得心里发慌了……

咸安区依托山里特产,以“竹”为媒,党员干部带头真抓实干,让一个又一个贫困户生活有了着落,工作有了保障,脸上有了笑容。

如今的咸安村湾,青山叠翠,产业兴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一甩过去守着青山过穷日子的旧貌,在脱贫致富路上,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幸福答卷。党员干部从村民的切身利益处入手,干了好事,做了实事。

这正是:山村偏远不可怕,开动脑筋想办法。“六大”活动当向导,用“竹”劲头暖万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