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色素痣手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扫地有六个步骤三大动作要点这份127页 [复制链接]

1#
北京有哪些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说起扫地,你可能会觉得不值一提——大家都会做的事,说它干啥?

但是,你真的“会”扫地吗?

就拿最普通的城市人行道来说,清扫分几个步骤?扫帚应该怎么拿?晴天和雨天的扫地工具有哪些不同?

这些问题,都能在《九龙坡区道路环境卫生标准化作业手册》中找到答案。

为啥要为了扫地这种小事专门出一本手册?

“扫地可绝不是一件小事!”九龙坡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管理无小事,道路清扫更是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一环。他们希望将城市道路卫生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从而让城市更干净、生活更高品质。

记者现场走访发现,九龙坡区扫地那些事儿,还真不简单。

一月十六日,重庆抗战兵工旧址公园内,市民在干净整洁的道路上漫步。记者齐岚森摄

数读》》

年,九龙坡区全年各级开展“马路办公”余次,巡查整改问题处。

58.64万件

年,全区全年处置城市管理问题58.64万件,满意率达94.8%。

45.4万吨

年,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清运垃圾45.4万吨,日均清运量居全市第一。

手册怎样来的?

环卫一线工作人员的集体经验浓缩而成

扫地的标准答案,在《手册》中是这样定义的——

道路普扫(即常规清扫)分为6个步骤:上岗前准备工作、清扫车沿道边沿、清扫路沿石、清扫人行道路面、清运垃圾和巡回保洁。

它有三大动作要点:第一,握住扫帚的两手间隔约20-40厘米;第二,扫帚挥动时,末端与胸持平,不能超过肩膀;第三,两脚自然分开,扫帚不能离开地面。

其中,晴天保洁,使用小玻丝扫把;雨天保洁,使用小竹枝扫把。

类似规定,在《手册》中比比皆是。每一条规定后,还配有标准动作照片、工具照片和作业流程图。

这些规定、标准和流程是谁制定的?

“《手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手册》编者之一、九龙坡区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毛效锋介绍,《手册》于年5月问世,一共页。编写过程经历半年多,数易其稿。其中的标准和流程并非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区城管局的多个部门联动,共同查阅资料、求教专家、现场实践、总结经验后形成。

例如,环卫工人的扫帚到底怎样拿最合适?《手册》编者先找到环卫工人班组长、优秀工人等了解他们的经验,再根据环卫工人的实际身高、工具长度等进行现场“实验”,最后得出标准。

“《手册》的内容,相当一部分是对多年来我们在城市环境管理工作中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毛效峰说,自己就曾在环卫一线做过十几年管理工作,许多耳闻目睹的诀窍、秘方,都写进了《手册》。

比如,乱贴在公共建筑物外墙上的小广告等“牛皮癣”,怎样才能铲干净?在大家都能想到的除粘性、撕下广告、用铲刀铲等程序外,还有一条重要的作业流程:如果有粘胶残留,要用百洁布配合抹布擦拭,以免粘胶残留吸附灰尘,形成新的污渍。

“编写标准化《手册》,我们在全国算走在前列。”毛效峰介绍,年,武汉市城管部门也推出了《环境卫生管理与作业标准化手册》。他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城市对环境卫生作业采取标准化管理。

细到哪种程度?

把扫把当“针”扫地就像在绣花

说实话,《手册》的规定细致程度,甚至会让人感到有些苛刻。

比如,第43页规定,清扫车行道的洗扫车在高压喷水时,高压喷水面与地面夹角应为45度;车上扫帚平面与地面的夹角向后倾斜度应为15度到20度。

这到底是做清洁,还是绣花?

“我们的目标就是用扫把等清洁工具当‘针’,像绣花一样做清洁。”

九龙坡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手册》不仅“管”人工清扫保洁,还“管”机械作业、城市牛皮癣清除、道路附属设施保洁、公厕清扫保洁以及应急处置等环卫实作规范。

此外,《手册》还能当教材用。图文并茂,是为了方便环卫工人尽快熟读、上手。

那么,它的实际使用效果如何?

“用这本书教的方法,比光用蛮力气要好!”

九龙坡区梅子堡路段的环卫工人李大英(化名)说,此前,自己所在的环卫公司用《手册》做过培训。她按照其中的要点,试着清扫了一天道路,发现效率确实更高。

比如说,以前扫把挥高了,浮尘、垃圾就跟着乱飞;现在,扫把不离地,浮尘和垃圾也“听话”多了。自从接受了培训,李大英就开始用《手册》上的方法扫地。一年多来,她觉得挺满意。

毛效峰说,年起,九龙坡区多家环卫公司已使用《手册》作为培训教材。九龙坡区还将相关标准集结整理为《九龙坡区道路环境卫生精准化考核文件汇编》,涵盖环境卫生考核办法、评分细则等8个文件。目前看来,各项标准和考核实施一年多来,环卫清扫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管理效能明显提高。

扫个地也创新?

为了环保安全清洗路面墙面告别“佐料”

在清洁行业,有句行话叫“佐料”。指的是添加在水中,用来增强去污力的化学清洁剂。

例如,强酸、强碱就是过去常用来对付城市墙面、路面重油污等顽渍的典型“佐料”。

不过,在九龙坡区,清洗墙面路面已经可以不加“佐料”。取而代之的,就是热水。

热水怎么能比化学清洁剂还厉害?清洁工陈必财一开始也不信。

陈必财今年45岁,负责杨家坪正街43号一带的墙面和路面的冲洗工作。过去,他和同事总是一人开车,一人拿水管冲洗污渍。用的水也不是一般水,而是事先配好的“佐料水”。

现在,陈必财乘坐的环卫车上多了个新伙伴:一台高压冷热水清洗机。这台清洗机可使85摄氏度的热水在高压下形成“水枪”,点对点地清除污渍。

打开热水,陈必财用水管“瞄准”墙面上广告招贴画残留的粘胶,在高压水的冲击下,粘胶很快分散、脱落。热水接触墙面后形成水雾,迅速蒸发,无残留物。

“高科技的东西还是好,热水比‘佐料’用起放心。”陈必财说,以前冲墙面路面,要特别留意周围的行人,避免水花溅到他们。现在,他工作时放心多了。

“以往工人们习惯使用的烧碱等‘佐料’,不够安全,也不环保。”九龙坡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佐料”具有一定腐蚀性,冲洗时溅出的水花难免让人担心;冲洗后,“佐料”随水流进入下水道,又给城市环境带来压力。

针对这一问题,九龙坡区摸索出了为环卫车加装高压冷热水清洗机的方法。这样做,成本低于买新车;把机器调到冷水模式,还能为道路绿化带浇水,环卫绿化“二合一”,性价比高、实用性强。目前,加装工作正逐步进行。

爬山虎为何不再是城市立面绿化的“主角”?

爬山虎是重庆人十分熟悉的植物。它生性顽强,容易成活,往往被用来绿化立柱、堡坎等城市立面,一度成为重庆城市立面绿化的“主角”。

不过,到了冬天,爬山虎就纷纷枯萎,露出了立面的本色。

但鹅公岩大桥下的重庆抗战兵工旧址公园情况却不一样。大桥从公园顶上穿过,桥梁立柱矗立在公园中。每一根立柱上都布满茂盛的绿色植物,即使在冬春之交也没有枯萎、凋谢。

近距离观察,这些绿色植物似乎还是整整齐齐地排成方队,“长”在立柱上的。这显然不是我们熟悉的爬山虎,那么,它们又是啥?

“花叶蔓、黄金络石、花叶络石、金森女贞、杜鹃……”九龙坡区城管局工作人员一口气报出一长串植物名。他说,这些是经过优质化选配的植物,平均每个立柱用苗量超过1万株。所以远看起来绿色充沛,十分“养眼”。

这么多植物在立柱上,怎么固定?会不会对大桥安全有影响?

“植物不是直接长在立柱上,而是按照统一规格固定在基底上的。”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植物首先固定在基底上,再将基底铺装在立柱上。整体工程已通过重庆市建科院及行业专家的桥柱立体绿化安全评估,严格按照桥柱安全标准执行。

的确,这些植物比爬山虎更美观。但仅仅是为了美观吗?

“我们综合考虑了安全、美观、后续管理等因素。”九龙坡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爬山虎生性喜欢钻入缝隙,容易使立面缝隙扩大。并且,过去使用爬山虎绿化城市立面,往往是“苗子一甩,自生自灭”。对于绿化效果无法精准掌握,后续管理也有一定难度。

如今,采用优质化选配的植物,不仅更安全,后期管护中还可通过自动高压灌溉技术,保证浇水施肥,让植物始终生机勃勃。

该负责人介绍,除重庆抗战兵工旧址公园外,九龙坡区杨家坪商圈、直港大道等处的众多城市立面也因地制宜进行了立体绿化。使用的植物均可循环利用,既美化了城市,也更加环保。

白天路灯没关,居民为何不投诉反点赞?

杨万渝(化名)今年65岁,家住渝州路龙景苑小区。过去几年,他经常向区城管局投诉:天都亮了,路灯还亮着,浪费电!

去年底,杨万渝又发现了几次白天路灯还亮着的现象,但这回,他不仅没投诉,还想为区城管局点个赞。

这是为啥?

“重庆的冬天太阳少,看时间是白天到了,但天色还是黑黢黢,正需要路灯。”

杨万渝说,渝州路这片的路灯以前是统一固定时间开关。他过去几次投诉,都是在夏天早上发现到了时间路灯却没关。冬天早上的路灯,照亮大家上班、上学、买菜、锻炼的路,帮了大忙,所以要点赞。

他猜想,现在,渝州路这片的路灯可能是工作人员手动开关灯,所以更加人性化了。

九龙坡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个猜想,也对,也不对。

说对,是因为现在九龙坡区部分区域路灯的亮灯、熄灯时间随天气变化调整,不再固定时间;说不对,是因为并没有人一盏盏地来开关路灯,靠的是物联网技术。

该负责人介绍,过去,路灯开关时间由经纬钟统一控制,无法实现个性化管理。年起,九龙坡在渝州路、石桥铺等片区开展智能路灯单灯控制系统试点工作,通过NB-IoT(基于蜂窝网络的窄带互联网)物联网络通讯技术,在灯杆上加装控制器,实现路灯“点对点”控制。

基于这项技术,路灯管理人员可以在电脑和手机上掌握路灯工作情况,及时进行故障排除、维修;还可分组或集中设置路灯的开关时间,并及时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

目前,通过安装路灯控制灯箱,九龙坡已有近盏路灯纳入物联网技术管理范围。从今年起,这项技术将逐步推广到全区4万多盏路灯,特别是背街小巷地带。

记者手记》》

落到细微处方可见真章

申晓佳

地怎么扫,墙面怎么冲,路灯怎么开关……乍看起来,这些都是城市管理中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一条道路的清洁,关系着来往的人对街道、区域的印象;一面墙的改变,能为城市减少一点疮疤;一盏路灯的明亮,能为周围居民提供出行路上的照明保障。

小事情,往往紧密关系着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城市品质、城市印象,正是在道路清洁、市容整洁、绿化美观、出行安全等细节中体现的。

全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会强调,要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大力推进“马路办公”工作方式,下足绣花功夫,弘扬工匠精神,做到“大题细做”“小事大做”“小问题真做”,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所以说,扫地、冲墙、开关路灯等等,看起是小事,却绝非“小题大做”,而是把城管这篇“大题”,真正落到了细处。

专访》》

4招补齐城市管理“短板”

本报记者申晓佳

城市管理永远“在路上”。目前,九龙坡区的城市管理还存在哪些短板,今后将如何补齐?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记者:目前,九龙坡区的城市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哪些困惑和短板?

九龙坡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第一,从九龙坡区的发展历史看,老城区多、工业区多,在规划建设方面受到一些局限,尚未完全达到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管理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例如,我区的“城市疮疤”遗留较多,市容市貌、城市形象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第二,城市管理工作中,社会各方参与度还不够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尚显不足,城市管理“大合唱”的局面还未形成。

第三,城市管理执法能力建设还需加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还需深化。比如与公检法、食药监等部门的执法联动需更加密切。

记者:针对以上困惑和短板,九龙坡区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将如何开展?

九龙坡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今年,九龙坡区将围绕城市品质提升这一主线,大力实施治乱拆违、街净巷洁、路平桥安、整墙修面、灯明景靓、江清水畅、城美山青七大工程,深入推进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大城严管,让城市更加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

具体而言,将主要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落细新标准、新规范。学懂弄通市容市貌、市政设施、园林绿化、街面秩序等行业新标准、新规范,制定符合区情的方案和导则,推进落实落地落细。

二是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以城市双修道路微改造为引领,提速推进设施更新、“增绿添园”、“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景观灯饰等城市品质提升工程。

三是继续深化市容整治。开展摊点乱摆、车辆乱停等城市管理“十乱”专项执法整治。推进“多杆合一”,规范标识标牌,打造有序城市空间,塑造国家中心城市窗口区域新形象。

四是继续强化“马路办公”,深化“五长制+网格化”,深化“三城共建”(城市提升、巩固国家卫生城区成果、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提升综合管理合力,营造全社会知晓、理解、支持、参与城市管理的浓厚氛围。

记者:申晓佳

编辑:崇云丰

校对:唐琴

审核:何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