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症状图片河南30余市县发布大雾预警 雾霾来袭郑州南区飘雪_河南
30余市县发布大雾预警
在上周末短暂的晴天之后,本周的第一天,雾、霾天气再次给河南来了个下马威,1月28日,河南大部地区出现了能见度低于200米的大雾,30余市(县)发布了霾、大雾预警。更要命的是,29日、30日,河南大部地区仍有雾霾天气。
28日早晨开始,河南大范围浓雾笼罩,其中郑州、焦作、鹤壁等地最为严重,这天,省会不但发布了霾橙色预警,这已经是入冬以来郑州发布的第四个霾预警了。郑州市气象台还发布了大雾的最高级别预警——大雾红色预警。此次大雾过程不但给民众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河南交通带来了不少麻烦,据省内各气象台的监测显示,28日,河南大部地区出现了能见度低于200米的大雾。其中,郑州、漯河、焦作、新乡、许昌、南阳等地能见度更是低于50米,河南30余市县发布了大雾橙色和红色预警。
河南省气象台预计,这次大雾尽管会逐渐减轻,但1月29日、30日,河南大部地区仍将有雾霾天气。1月30日夜里到31日,全省阴天,大部分地区转小雨。
灰镜头
播报
雾霾雪,郑州昨日迎来组团式糟糕天气
昨日,绿城郑州再次迎来了让人恐惧的组团式糟糕天气:大雾、霾,局部降雪,“前赴后继”。省会的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
昨日清晨6时10分,当多数市民还在沉睡的时候,一个坏消息已经从郑州市气象台发出:“预计今天凌晨到上午,郑州市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大雾。”竟然是大雾红色预警信号!这还是今年以来郑州市气象台发布的第一个大雾红色预警。
浓雾消散得非常缓慢,下午3时许转成了霾。郑州市气象台随即发布了霾橙色预警信号:郑州市区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据悉,今年1月份以来,郑州市气象台已发布了四次霾的预警,次数之多在近年来较为罕见。
省气象台专家解释说,霾本身就是污染物的积聚,虽然雾未必是污染,但却是污染良载体,即“窝藏犯”。空气湿润时多是雾,干燥时多是霾,但往往雾霾交替或雾霾混杂,于是成为“同案”。消除雾霾,靠风“干洗”,靠雨“水洗”。但是,昨天的郑州风不大,也没有雨,没救了。
解读
A
三场“怪雪”为何都选择了经开区?
昨日不断有民在络上发布郑州降雪的消息。细算起来,这已经是今年以来郑州第三场“怪雪”。
1月15日,在郑州市航海路以南的第三大街,大雪飘飘,下雪的区域似圆形,直径仅有约5公里。1月16日,在基本相同的地方和时间,又出人意料地飘落了第二场雪。有友分析,之所以经开区老是下雪,是因为这里温度低,而郑州老城区的温度高。
河南省气象台和郑州市气象台专家在分析这三场“怪雪”时分析说,这三场降雪应该是强浓雾天气加上地表大气温度低,造成小雨雪现象。这既和郑州的大气候有关,又和小气候有关,从郑州的大气候讲,1月15日、16日、28日,郑州城区的空气湿度都在80%上下,而空气温度在零下4度上下,因此,郑州城区都具备了下雪的条件,但并不是说具备下雪的条件都会下雪,这就要看小气候,经开区附近地处郑州东南城区,气温更冷一些,更具备下雪的条件,因此就飘落了雪花。就像夏天郑州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一样,都是小概率天气事件,要想完全掌握和分析其成因,目前的技术手段还很难做到。
不但郑州的夏雨、怪雪如此,雾也有类似现象,1月23日,不少市民发现,郑州东区的雾也比西区要浓得多,
省气象台专家解释说,一方面跟郑州地势西高东低有关,另一方面也跟东区水系发达,每次起雾,郑州东边总是比西边雾大,持续的时间也更长。
B
郑州今年为何如此多雾?
今年1月份郑州为何如此多雾,郑州市气象局气象专家对近60年来郑州的雾、霾天气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郑州市区每年平均有雾日为184天,大雾日18.5天,灰霾日49天,累计有251天都是云天雾罩日子,郑州市区大雾日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这个期间的大雾日占郑州全年大雾日的近51%。
C
雾霾为何肆虐?“首犯”被揪出
今年的第一个月,郑州白云蓝天的天气屈指可数,大部分时间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污染中。省气候中心发布的一项分析报告说,今年1月份,郑州乃至河南的雾霾肆虐,污岛效应是“主凶”之一。
报告说,霾在河南大中型城市增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另一个是城市发展使得大气扩散能力降低。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企业增多,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必然导致空气悬浮颗粒物增多,城市变成污岛,因而霾天气增加。同时,城市建筑群增加和建筑密度加大,影响空气流通,降低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能力。另外,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和建筑越集中,城市热岛效应越明显,在静风天气时,这种效应使得城市周边空气向城市中心汇聚,加大了城区污染物的堆积。近期严重的城市霾天气污染,就是由这些因素叠加形成的。
省气候中心建议,应建立城市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可试行在严重雾霾天气下,采取控制城市汽车出行量等应急措施,减轻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