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色素痣手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给熊猫打扫屋子的七个步骤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盖百霖在哪些药店出售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252042.html
<

原创舒言三明治收录于话题#三明治·每日书89个

文|舒言

编辑|万千

给熊猫打扫屋子的七个步骤

“我对面坐着一只熊猫,靠在墙上吃竹子,边吃边吧唧嘴。每天最烦躁的事情就是饲养员怎么还没有来喂竹子,脑子里除了竹笋胡萝卜苹果窝窝头,还有隔壁的姑娘……”年6月21日,我如此写道。

我和一只熊猫的缘分就这样的开始了。

每天我到达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第一件事就是穿上工作服,带上手套,拿上扫帚、簸箕和垃圾桶去往一只熊猫的院子,帮它打扫卫生。

打扫卫生可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首先,要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一定要记得先用竹笋将熊猫引进屋子里,将门关好,这样你才能进入院子安心打扫。

第二步,将熊猫吃剩下的或者是没吃但是被咬了的大型竹子搬出院子,用竹绳捆好。熊猫对于吃食可挑剔了,闻起来不好的竹子它是不会吃的,咬一口发现不好吃的竹子它也是不会吃的,所以每天都有大量的竹子被嫌弃。

第三步,开始捡竹子的残渣。它吃竹子就像人吃甘蔗一样,会先把外面坚硬的壳咬去,再开始吧唧吧唧啃内部的竹子,所以会产生很多竹子壳?我想不到好的名词来描述,就暂且叫它竹子壳吧。

第四步,就进入了最有可能忍受不了的环节,扫粑粑。熊猫的便便是熊猫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在扫粑粑的时候要注意观察粑粑的形态、颜色以及组成。一般的熊猫粑粑组成成分就是竹子,你可以想象一下把吐出来的甘蔗残渣捏在一起,捏成一个胖乎乎的梭子形状,那便是熊猫便便大致的样子了。由竹子组成的粑粑没有什么味道,吃了胡萝卜和苹果拉出的粑粑可就不一样了,闻起来酸臭,不过也在我的可接受范围内。这里想补充一下的是:大熊猫每天除了吃20斤的竹子以外,还会进食少量的胡萝卜和苹果,以及特制的熊猫窝窝头,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对于熊猫粑粑,一开始我是极其不情愿用手抓的,但是有些会被拉在角落里,从而没办法扫出来,就只能用手。看着工作人员的勇猛,时间长了我也就接受了,毕竟戴着手套也还好啦。粑粑是一丁点都不可以落下的,因为要记录熊猫一天的粑粑重量,从而来判断它是否健康,进食是否良好。

所以第五步,自然就是称重粑粑,并记录下来。

第六步,清扫它的饮水池和洗澡池。饮水池在洗澡池的上面,熊猫喝水也很讲究,喜欢喝流动的水,并且一定要清澈干净。洗澡水就显得很无所谓了,它每天都会花上一定的时间泡在池子里。虽然说四川的山区气候偏冷,但是对于熊猫来说,中午的15到20摄氏度,就已经相当炎热,所以它们需要通过泡澡来降温。

第七步,冲洗掉它留在各处的尿液。这一步相对来说倒是简单些,从外面迁入水管,对着水泥地面冲洗,把尿液都冲到下水道中去,就干净啦。

以上七步就是完整的打扫熊猫外院的过程。每每看着由脏乱到干净的熊猫外舍,心中都会有满满的成就感。大熊猫的内屋我没有打扫过,步骤跟外院类似,过程会比外院简单许多,因为屋子里是地板,扫起来冲洗起来都会更加的方便。

打扫完以后,关上外院门,打开内屋的门。它就会慢悠悠的从里面出来,接下来就是喂食时刻啦。

去竹子的库房选取十几根长相比较好的竹子,拿上一两棵竹笋,这便是它接下来两个小时的食物。

“猛兽”跑出来了!

我的伙伴们都把熊猫简称为“猫”,称我们每天打扫的地方是“猫舍”。

在我打扫“猫舍”的十几天里,有一天发生了一件概率极低的事件——熊猫从外院里跑了出来。

像往常一样,在我将“猫舍”里的竹子搬运到通道中,弯腰放下竹子的那一瞬间,我感觉我的背后好像是有什么。回头一看,发现一只熊猫正慢悠悠的向我走来。

熊猫是杂食性动物,虽然它平日里只吃素,但它的本性和它的胃还是不能小瞧的,也别看它平日里温温柔柔可可爱爱的,一旦暴躁起来,一掌下去,估计我都要废了,所以它被称为“猛兽”,是万万不可轻易靠近的,这些事情工作人员早就打过招呼,我心底里自然是清楚的。

隔壁的工作人员好像还没看见熊猫出来了,他打扫卫生之前把熊猫引进内屋,但忘了关内屋的门。此时他正在打扫外院,外院的门也是开的,熊猫就这样跑出来了。我在一瞬间明白了这些事,就开始大叫,“熊猫跑出来了!”

正在打扫外院的阿叔立马放下扫帚,从内屋里绕出来准备阻拦它。我突然想到,如果它进了我打扫的院子并且不走,和我管理的熊猫发生冲突,那不就更糟糕了吗?

熊猫和大多数大型动物一样,很很强的领地意识,而且熊猫是独居动物,往往一片山头就那一只熊猫。我一溜烟地跑进我打扫的院子,拼死抵住外院的门。

院门下面是铁栏栅。熊猫有的时候会将爪子伸出门外,企图拍打人类的脚,所以我尽量将我的脚远离门的位置,手抵在实心的地方。心里祈祷它千万不要走这边,就算走了我也要使出最大的力气抵住,不让它进来。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隔壁的阿叔在我关上院门的时候就已经挡在了熊猫的前面,利用大垃圾桶想把熊猫堵回去。在别处熊猫舍工作的人听见动静都连忙赶来,手上拿着什么的都有:扫帚、簸箕、铲子、竹子等等,大家都很惊讶并随时准备拦截,熊猫一步步地向前进,人一步步地往后退,就在大家愁着该怎么办的时候,熊猫自己转头了。它乖乖的原路返回,回到了它的院子里去。

我们都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人没事,熊猫也没事。

观察熊猫十五天

在这里工作,每天最核心的环节就是,观察熊猫。

观察的地点自然要选在“猫舍”的上方,这样才能每个角落都能看见,以至于可以随时注意到熊猫的动态,手机闹铃设置成每隔一分钟就会震动一次,手机震动的瞬间就需要记录下熊猫此刻的位置以及行为,如果有什么异常或者其他奇怪的动作,还要详细地写在备注里。

这项工作说起来还挺简单,本质上没有什么难以操作的。就是观察的时间有点长,一般以一小时为一个周期,每天需要观察上五个小时:上午两小时,下午三小时。观察的过程中没有人说话,时间滴答滴答地走着,一切都很慢很慢。

四川山区里的天气变化莫测,中午还是艳阳高照,半下午就下起了雨,气温也会随之变化,中午穿短袖,傍晚穿毛衣。好在我一直带着伞,就算突然下起雨来也不会中断我的观察,天气对我的影响不算很大,我唯一害怕的就是这高海拔地区的紫外线可能会把我晒黑,所以我时时刻刻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因为我已经够黑了。

这次观察熊猫的经历也就持续了15天,因为我并不是饲养员也不是大熊猫研究保护中心的工作者,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而这次参加志愿者活动也是多般周折,因为一开始我并不是奔着大熊猫去的。

由于我喜欢参加志愿者活动,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