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色素痣手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外婆的家,红薯干稀饭最好的美味 [复制链接]

1#

1.

回外婆家,外婆的婶子老了,我和表弟回去。

一直说是南地的一个姥姥,我想不起来谁,到了才知道,就是南地舅舅院子隔壁的那家,那个老太太九十多岁,是外婆的亲婶子。

一群人,都是带着蓝色孝,这些人有些面熟,有些陌生,看着都是蓝色的,本不知道叫什么,一看布的颜色就知道了,都叫舅舅。

这个村是中国最中间的一个省,这个省最中间的一个县,这个县最西南的一个小村,百十户人家,三个姓氏,毛,高,李。我的外婆姓李,这里也是她的家,也是她的娘家。

妗子去领了红色的孝布给我和表弟,红色的,看着很喜庆,当然,对于九十多岁的老人,在村里也叫喜丧。看过去,蓝色孝布的最多,红色的没有几个,还有几个是小娃娃,带白色孝布的也不多,站在一旁的村里人说,这老婆真耐熬,自己的几个侄女都熬没了。

2.

辛庄,不知为何叫这样一个名字,可能是太小了吧,在《易经》里,天干地支来看,庚是大,辛就是颗粒,小的意思,可能辛庄也是取这个意思。

村庄的南边是辽阔的平原,绿油的麦田,南面的村庄离的很远,西面有个村,离的很近,也很小,外婆的姑姑是那个村的,仅存的印象就是很小的时候,外婆抱着我去那个村看戏,走到一户人家,借了把凳子,那家就是外婆的姑姑家。

村庄北边有条河,从西向东流,出了村,河道一下子变的阔绰,宽出的部分是河滩,印象里那时长满了青草,成群牛羊,放羊的人躺在草地上,嘴里叼着狗尾巴草,天空湛蓝,白云朵朵,微风扫过青草,一股草香进到鼻子。

我跟着舅舅放过羊,割过水草,我非要拿起镰刀,学着大人割草的样子,没几下,就没了力气,就开始站在没脚脖的水里,抓小鱼,摸田螺。有条鱼漂着,在草滩边的河沟里,我想要,想看看,即使舅舅说那是条死鱼,我还是想要看,扭着不走,他找了棍子,扒拉到岸边,我盯着死鱼看了会,摸了摸,臭的,洗洗手,被舅舅拉走了。

这条河发水的时候让人害怕,水漫过草滩,漫过小路。有时到外婆家,这条小路,我们淌水过去。

3.

小路另一边就是田地,里面最早的时候种了谷子,田中间还有稻草人,带着破烂的草帽,穿着破烂的衣衫,麻雀来去都是一群一群,人一来,哄一声就飞了。

还有烟地,有人在打烟头,烟叶长出来,防止长太高,防止开花,就会打烟头,这样叶子长出会更肥大,也是在最热的季节,人在地里面,刷(掰)烟叶,堆起来,穿着破衣服,抱到地头,装上小木车,拉回家。

拉回去的烟叶要上杆,这个是需要点技术,一条绳子系在竹竿一头,然后往绳子上别烟叶,把烟叶根别在绳子上,左一下,右一下,没干过这个要么就是别的松了,要么别完后,一提杆子,一下都秃噜下来。

一杆杆的烟叶还要装到炕屋里,炕屋下面炒着火,里面用泥坯垒的烟道,就像今天的家里用的地暖一样,只是这是火,家里水管里是热水。

这个过程叫炕烟,炕烟也是一门技术,不会炕的,掌握不好火候的,一屋子烟叶就都毁了。那时炕烟是要熬夜的,要时不时用杆子挑个温度计,放里面探探温度。什么时候加煤,什么时候去火,要掌握分寸。

农村的收入来源里,除了粮食,就是这个烟叶了。

这里是中国最中间的地方,也是河南的中心,偏西南,这里是土地适宜种植这些,这里盛产中国最好的烟草,就连毛大人也曾经来过这里,走在田间地头,看着一望无际的烟地,说,这里真是烟叶的王国。

4.

这个村有个特别手艺,其他地方似乎没有,也不曾见过,就是扎馍篓,放馒头用,保温又环保。麦子成熟后,收割麦子,做馍篓的要用麦秆,蜀黍杆,麦秆都是从根部割下来,找个簸箕,刮掉成熟的麦穗,剩下的麦秸秆扎成一捆,放到水里浸泡,让它变软,变得有韧性,取出来晾干。

蜀黍杆也是同样,去头去尾,刮掉最外面的皮,从中间劈开,扎好一捆,放在水里,变软,变得有韧性,里面的瓤浸泡后也会更容易脱落。

编的时候多数都是夜里,白天要下地干活,这些都是晚上才干,一家人吃完饭,点上煤油灯,开始一手抓一把麦秸秆,一手拿起蜀黍杆皮子,熬着夜,一锥子一锥子,渐渐的底座,一个圈一个圈的旋转变高,变成筒子,最后还要编个盖子,盖子上还要编个提的把手。

这个村特有的手艺,那时也是用来换钱的手艺,那时卖热馒头的也多,冰箱也少,储藏箱子也少,这个就非常实用。坐在煤油灯下,看着他们干活,干到打盹,钟表也少,外婆家客厅就一个摆钟,听到当当的几下,就知道是几点了。

5.

很小时候就在这里,看着他们干活,春天,下烟苗,洒下种子,扎个白色地膜棚敷上,等着苗子一天天长起来,等着收麦前就开始栽种,有时会套些红薯,等烟叶一茬一茬的刷完后,可以收红薯了。

红薯收完,挖个地窖,几米深,挖到底,横着侧挖,红薯就放在里面,冬天时就不容易坏。有的红薯不放在地窖里,直接在地里擦成片,一片一片,擦好后在地里散开,晒干,秋季雨水少,天气凉,夜晚还有露水,红薯干在地里晾上十几天就干了。

干了的红薯干,很有嚼劲,晚上烧白稀饭的时候放进去煮,趁着煤油灯,端一碗,坐在小凳子上,自己扒拉着,嚼着喝着,美味。

6.

收麦子都是一镰一镰用手割,那时没有大型收割机,天刚蒙蒙亮就起来,提一壶水,拿把镰刀,拿条毛巾,就到麦地了,一直干到晌午,中午不回家,等着家里送饭来,做的面条,或许是咸菜和馒头,躲在地头的树荫处,那样的天,风是热的,空气是干的,人晒得黑,这黑洗不掉,去不掉。

麦子收好后,要拉回麦场,摊开,找头牛、或者骡子、驴、马这些牲口,套上石磙,一圈一圈的碾,赶牲口的人,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拿着鞭子,鞭子很长,牲口走偏了,一鞭抽去,它就听话了。站在边上的人,用叉子来回翻,这样才碾的充分。

碾完后还要扬场,扬场的时候,要有风,顺着风,木锨铲起混着麦茬和尘土的麦子,顺风一撒,尘土随风去,麦茬随风去,麦子的果实落下来,扬场也是要有技巧的,就像打鱼撒网,扬起将要松开的刹那,手要抖一下,这样从木锨上撒出去会成一个面,风吹起的就是撒开的这个面。

7.

印象中的村庄很美,河滩绿草牛羊,天空湛蓝,白云朵朵。

外婆扎的小风车,剪两个纸片,劈开一节蜀黍杆,在牙上擦一下,粘在杆上,上下各一片,找个大扫帚,撇一根牙签一样竹签,扎在蜀黍杆中间,穿透,一头扎在另一根长长的蜀黍杆上,一路小跑,迎着风,它就转个不停。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这个小村的四季,印象中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春天,放羊、割麦苗;夏天,收麦子、扬场、刷烟、炕烟、打红枣、摸知了,河沟摸鱼;秋天,烤红薯、喝小米粥、嚼红薯干;冬天,把开雪下地窖拿红薯,编馍篓...,差不多童年都在这里。

8.

每次去外婆家,隔壁的老太太,隔着墙,开心的喊。

“#来了”,我抬起头,不说话。

外婆就会说,“快答应一声,恁姥娘不是喊你哩”,“恁姥姥不是喊你哩......”,我看着她们笑,我也慢慢变出笑,喊“姥娘......”。

这里是外婆的娘家,也是外婆的家,她们都是外婆的亲戚,外婆的嫂子,外婆的婶子,外婆的哥哥,外婆的侄子,侄女。

这九十多岁的姥姥,不是一般说的外婆的称呼,是我们这里比爷爷奶奶外婆外公要高一辈的,我们都叫姥姥。

这里是中原,是中国最中间的一个省,这个省最中间的一个县,这个县偏西南的一个乡,这个乡最南边一个叫辛庄的小村。

一路走来,童年在这里,这里有着最美好的记忆。

8.

我把红布扎在腰里,看着姨外婆家来的舅舅,和大舅,还有姨夫他们磕头。三十二叩,一步一作揖,再一跪,叩头。

姨外婆家的舅舅岁数最大,排在最前面,后面大舅和姨夫跪着,舅舅一叩头,后面也跟着叩头,这就是三十二叩,在农村,也算是行大礼。

舅舅在灵前,铺着一张席子,沿着席子底端,从左向右,一步一作揖一叩首,一直重复这样动作,慢慢到席子上头。

灵前分别站着两位舅舅,姨舅作大揖,弯腰,双手往下画个大半圆,回到胸前,深作揖,做这个动作时,那两位舅舅也要回礼,也同样是深深作个大揖。

到席子头了,作深揖,跪下,叩首,大声痛哭,灵前两位舅舅赶紧搀起,痛哭声就可以止了。

当然,这是喜丧,毕竟快百岁的人,人都是高兴的,并没那么痛苦。前面跪拜时,有人就在后面开玩笑,姨夫跪着,跟着叩首,边上上去一人,掀起屁股,姨夫一下就翻了过去,差点撞着前面作揖的姨舅,边上人和姨夫都大笑,赶紧起身回位,继续跪下,这样的仪式,即使喜桑,还不忘找个乐子。

9.

农村里的人就是这样生活,有可能一辈子都不怎会在城市里住,这里有水,有粮,有他们血脉亲缘。

周围人我不是叫舅舅,就是妗子,就是姥娘,姥爷,一群都是我的亲人,都是我母亲的亲人,都是我外婆娘家的亲人,当然,我的外婆家,也是她的娘家。

我外公是招过来的,在村外,河北边那个村,他就自己一个,从小就没了父母,被舅妈养大,经人介绍,就来到外婆家。外公会理发,小时我让他给刮个秃瓢,进了学校,被同学笑。枣熟了,他带着拿着竹竿打枣,看我跑来跑去,捡起给他吃,他就大笑。

他还会养牛、驴,马、骡子,会帮人到集市买卖牲口,买卖两个人,都不讲话,把手伸进黑色布袋,在里面伸着指头讨价还价,外人看不出来,到底是什么价,商定后价格,两个人会把手从黑袋子拿出。

以前,每次看电视,看到赵本山的时候,母亲就说,这个人长得像你外公。

10.

外婆姊妹三个,她是老三,最大的姨外婆在东南不远的村里,外婆带着我去赶会,顺着村子南边的田间小路,走个把钟头,就到了。

外婆还有个姐姐,那个年代,闹了饥荒,没饭吃,换了袋粮食,让人领走了。后听说,在了陕西,北边有个村里也有个,也是同样,领到了陕西。那家的后来回来过,说起在生产队干活时遇到,一说都是一个乡,还让人稍了信回来。

外婆不识字,那时也没回信,只是知道她大概在哪,后来,没了消息,几十年过去,再无联络。外婆说,年龄都这么大了,不知道还有这个人没了。她还时常惦记,我在那里上学时,还曾去过一次,可惜,没找到。

辛庄,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村庄,有很多这样的人,有很多是从像这样小的村子里走出去的人,他们和城市里的人一样,生活着,生着,活着,一辈子,一转眼,都是百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